首页 目录 分析试剂 标准品 氟喹唑,分析标准品,≥97.5%
氟喹唑
F1152529

氟喹唑 , 136426-54-5

CAS NO.:136426-54-5

Empirical Formula: C16H8Cl2FN5O

Molecular Weight: 376.17

MDL number: MFCD01632338

包装 价格 库存 数量
250mg RMB404.00 现货
其他包装     询价
更新时间: 2025-05-16
在线咨询
QQ交谈
微信洽谈

化学性质

1. 结构特点:氟喹唑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氟原子和一个喹诺酮环。氟原子使得这类药物对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。喹诺酮环则决定了其抗菌谱和药理作用。

2. 酸碱性:氟喹唑为酸性化合物,通常在水中溶解度较低。因此,需要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溶解和稀释。

3. 光敏性:氟喹唑具有一定的光敏性,容易在光照下发生降解。因此,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,并储存于阴凉、避光的地方。

4. 稳定性:氟喹唑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,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分解。此外,高温和氧化条件也会导致其降解。因此,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控制pH值和温度。

5. 生物利用度:氟喹唑口服后吸收良好,生物利用度较高。然而,由于其在胃酸中的不稳定性和肠道吸收的差异性,部分药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。

6. 代谢途径:氟喹唑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进行代谢,其中CYP1A2、CYP2C8、CYP2C9、CYP2C19等酶参与了药物的代谢过程。部分药物可能与这些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。

7. 不良反应:氟喹唑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头痛、皮疹等。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、肌腱断裂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。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,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。

危险属性

1. GHS分类

- 健康危害类别:根据现有的化学品分类标准,氟喹唑可能属于哪一类或几类物质?例如,它可能具有毒性、刺激性、致敏性等特性。

- 物理危害类别:氟喹唑是否易燃、易爆、自热等物理性质?

- 环境危害类别:对水生生物、陆生植物等是否有长期或短期的危害?

2. 安全术语

- 预防措施:使用氟喹唑时需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?例如,佩戴个人防护装备(PPE)、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等。

- 储存要求:氟喹唑应该如何储存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?例如,远离火源、避免阳光直射、保持干燥等。

3. 风险术语

- 急性风险:短期内接触氟喹唑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有哪些?例如,皮肤刺激、眼睛损伤、呼吸道不适等。

- 慢性风险:长期或重复接触氟喹唑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是什么?例如,慢性中毒、器官损害、致癌风险等。

4. 急救措施

- 皮肤接触:如果皮肤接触到氟喹唑,应该立即采取什么措施?例如,用大量清水冲洗、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等。

- 眼睛接触:如果眼睛不慎溅入氟喹唑,应如何紧急处理?例如,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,并寻求医疗帮助。

- 吸入:如果误吸氟喹唑,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?例如,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等。

- 食入:如果误食氟喹唑,应如何应对?例如,催吐、服用活性炭、立即就医等。

5. 消防措施

- 灭火方法:针对氟喹唑火灾,应采用何种灭火剂和灭火策略?例如,使用干粉灭火器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是泡沫灭火器等。

- 特殊风险:氟喹唑在火灾中是否会释放有毒烟雾或气体?这些烟雾或气体对人体有何危害?

6. 泄漏应急处理

- 小量泄漏:对于小规模的氟喹唑泄漏,应如何清理和控制?例如,使用吸附剂吸收泄漏物,然后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。

- 大量泄漏:对于大规模的氟喹唑泄漏,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?例如,疏散人员、设置隔离区、通知环保部门和消防队等。

7. 废弃处置

- 处理方法:不再需要的氟喹唑应如何安全处置?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或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?

- 环境保护:在处置氟喹唑时,如何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?例如,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,确保包装容器得到妥善处理等。

8. 安全数据表(SDS)

- 获取途径:用户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到氟喹唑的SDS?例如,供应商提供、在线数据库查询等。

- 内容要点:SDS中通常会包含哪些关键信息?例如,成分/组成信息、危险性概述、安全使用指南、急救措施、消防措施、泄漏应急处理、操作和储存条件、废弃处置注意事项以及法规信息等。

质量标准

1. 外观: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。

2. 溶解度:在水中易溶,在乙醇中微溶,在氯仿和乙醚中几乎不溶。

3. pH值:在pH=7时稳定。

4. 熔点:168-170°C。

5. 干燥失重:≤0.5%。

6. 含量测定: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进行含量测定,要求总杂质不超过0.5%,其中最大单一杂质不超过0.2%。

7. 微生物限度: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。

8. 包装材料:应符合药品包装材料的要求,如无菌、密封性好等。

9. 标签:应标明药品名称、规格、批号、生产日期、有效期等信息。

相关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