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化学性质
1. 反应活性:
- Silane-PEG-NH2中的氨基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,能够与多种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。具体而言,它能够与羧基(-COOH)在较宽的pH范围内(特别是pH 7-8.5)形成稳定的酰胺键,同时也能够与活性酯(-NHS)发生类似的反应。这些反应性质使得Silane-PEG-NH2成为一种多功能的表面修饰剂和反应试剂。
2. 硅烷偶联剂功能:
- 作为硅烷偶联剂,Silane-PEG-NH2能够显著增强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之间的结合力。通过在其间建立“分子桥”,将性质悬殊的两种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,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和粘接强度。这一特性使得该试剂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3. 溶解性:
- Silane-PEG-NH2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,同时也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,如二氯甲烷(DCM)、二甲基甲酰胺(DMF)、二甲基亚砜(DMSO)和四氢呋喃(THF)等。这种良好的溶解性使得它在各种反应体系中都能得到应用。
4. 稳定性:
- 为了确保Silane-PEG-NH2的稳定性和活性,需要将其在-20°C的低温环境下保存,并保持干燥、避光和避氧。频繁解冻和暴露在不良环境中会降低其性能。
5. 生物相容性:
- 由于聚乙二醇(PEG)的引入,Silane-PEG-NH2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。这使得它在生物医药领域,特别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。PEG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,同时减少多肽和蛋白质的免疫原性。
危险属性
1. GHS分类:
- 硅烷-PEG-胺可能被归类为易燃液体,因为硅烷基团具有可燃性。
- 同时,由于其化学性质,也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,甚至可能引起过敏反应。
2. 安全术语:
-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。
- 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手套、护目镜和实验服。
-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,避免吸入其蒸汽或雾气。
3. 风险术语:
- 易燃,有火灾风险。
-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、眼睛刺激或过敏反应。
- 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健康有害。
4. 急救措施:
- 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,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。
- 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,并寻求医疗帮助。
-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。
- 食入:催吐,立即就医。
5. 消防措施:
- 使用干粉、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。
- 用水灭火可能无效,且可能加剧火势。
- 消防人员应佩戴全身防护服和自给式呼吸器。
6. 泄漏应急处理:
- 隔离泄漏区域,限制人员进入。
- 使用非导电工具和设备清理泄漏物。
- 将泄漏物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,并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。
7. 废弃处置:
- 不要将硅烷-PEG-胺排入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。
- 遵循当地废物处理法规,将其作为有害废物进行处置。
8. 安全数据表:
- 安全数据表(SDS)是一份详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,提供了关于硅烷-PEG-胺的物理化学性质、危险性概述、急救措施、消防措施、泄漏应急处理、储存条件、个体防护装备建议以及法规信息等方面的详细信息。
- 在使用硅烷-PEG-胺之前,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SDS中的相关信息。
质量标准
1. 纯度:通常要求在95%以上,这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基本指标之一。高纯度意味着产品中杂质较少,适用于更严格的科研和工业应用。
2. 取代率:取代率是指聚乙二醇(PEG)链上特定官能团的取代程度。对于硅烷-PEG-胺,取代率包括氨基(NHS)、硅烷基(SILANE)和羧基(COOH)的取代率,通常也要求在95%以上。
3. 分散系数(PDI):分散系数是衡量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一个指标。对于硅烷-PEG-胺,PDI应小于等于1.05,这表明产品的分子量分布较为均匀。
4. 外观:根据分子量的不同,硅烷-PEG-胺可以是固体或粘性液体。这一指标有助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产品。
5. 溶解性:硅烷-PEG-胺应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,如DCM、DMF、DMSO、THF等,并且在水中也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。这一特性使得它在各种化学和生物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6. 存储条件:为了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,硅烷-PEG-胺应在-20°C下避光、避湿保存。此外,取用时应确保干燥,避免频繁的溶解和冻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