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2-甲基苯并[b]噻吩结构式图](https://img.chemicalbook.com/CAS/GIF/1195-14-8.gif)
化学性质
1. 物理性质
- 外观与颜色:该化合物通常为固态或暗红色至棕黑色的结晶物。
- 溶解性:它可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。
- 密度:密度约为1.0794g/cm³(粗略估计)。
- 熔点与沸点:熔点范围在47-52°C,沸点约为228.84°C(粗略估计)。
- 蒸汽压与折射率:蒸汽压为0.00578mmHg(25°C),折射率为1.6990(估计)。
2. 化学性质
- 反应性:2-甲基苯并[b]噻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电子传导性能。它可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,但具体反应类型取决于反应条件和试剂。
- 制备方法:主要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,如环烷化反应、有机金属催化反应等。
3. 安全性
- 该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相对安全,但仍需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,如不小心接触到,应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- 储存时应保持密封,存放在干燥、阴凉的地方,远离氧化剂等化学物质。
- 使用时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。
4. 应用领域
- 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高和可溶性好,2-甲基苯并[b]噻吩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,例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(OFETs)、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s)和有机太阳能电池(OPVs)等。
危险属性
1. GHS分类:
- 根据化学品的全球协调系统(GHS),2-甲基苯并[b]噻吩可能被归类为有害化学品,具体类别需参考最新的化学品安全数据表或相关法规。
2. 安全术语:
- S22:不要吸入粉尘。
- S24/25: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。
3. 风险术语:
- R22:吞咽有害。
- 可能存在其他风险术语,如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作用,具体取决于化合物的性质和暴露条件。
4. 急救措施:
- 如果吸入,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。
- 如果皮肤接触,应脱去污染的衣物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- 若眼睛接触,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就医。
- 若吞食,切勿催吐,应立即就医。
5. 消防措施:
- 灭火介质:可能使用干粉、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。
- 特殊危险性:火场中可能存在容器爆破的危险。
-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:用水灭火无效,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剂。
6. 泄漏应急处理:
- 个人防护:避免产生和消除静电,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。
- 环境保护措施:防止化学品进入水生环境,如河流和湖泊。
- 清洁方法:使用惰性吸附材料(如硅藻土、蛭石或活性炭)吸收泄漏物,然后放入合适的处理容器中。
7. 废弃处置:
- 废弃物性质:化学废料。
- 废弃处置方法:建议在合适的焚化炉中燃烧,确保完全分解。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。
8. 安全数据表(SDS):
- SDS提供了关于2-甲基苯并[b]噻吩的详细安全信息,包括物理化学性质、毒性、生态学数据、操作处置与储存、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、理化特性、稳定性和反应性、毒理学信息、生态学信息、废弃处理、运输信息、法规信息以及其它信息。
- 具体的SDS版本号和编制日期可能因供应商而异,但都会遵循相关的国际或国家标准(如GB/T 17519-2013)。
质量标准
1. CAS号:1195-14-8。
2. 中文名称:2-甲基苯并[b]噻吩,也称为2-甲基苯丙[B]噻吩、2-甲基苯并[b]噻吩等。
3. 英文名称:2-Methylbenzo[b]thiophene,还有其他英文别名如2-Methylthioindene、2-methylthianaphthene、2-METHYLTHIANAPHTHENE、2-Methyl-1-thiaindene、2-METHYLBENZOTHIOPHENE、Benzothiophene 2-methyl等。
4. 化学式:C9H8S。
5. 分子量:148.225或148.22(略有差异,可能由于计算精度不同)。
6. 密度:约1.1±0.1 g/cm³(也有资料给出为1.0794的粗略估计值)。
7. 沸点:243.0±9.0 °C at 760 mmHg(也有资料给出为228.84°C的粗略估计值)。
8. 熔点:48-53 °C(也有资料给出为47-52 °C的文献值)。
9. 闪点:72.4±4.9 °C(也有资料给出为113°C的值)。
10. 外观性状:米色至褐色低熔点固体,也有资料描述为粉末或结晶,颜色从白色到橙色到绿色不等。
11. 溶解性:可溶于甲醇,不溶于水。
12. 储存条件:保持贮藏器密封、储存在阴凉、干燥的地方,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。
13. 稳定性: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,未有已知危险反应,避免氧化物。
14. 毒性:对水稍微有危害,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、水道或者污水系统,若无政府许可,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。
15. 安全信息:有害物品,吞食有害;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;在储存和搬运时,应避免与氧化剂等化学物质接触;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,应避免高温和明火,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。